2006年10月,鳳凰網改版上線,開始由企業官網向門戶網站轉型。之后除了引入投資方之外,鳳凰新媒體還按照新浪模式收購了“天盈”和“怡豐”兩家合作公司,獲得了互聯網經營牌照和無線業務經營牌照。2007年6月,手機鳳凰網正式上線。
劉爽是美國杜克大學的法學博士,曾是紐約州的執業律師。1996年至2001年,他先后任職于華爾街美邦、美富律師事務所,代表百度、網通、阿里巴巴、網易、搜房網等企業參與企業私幕融資、并購及海外上市。
劉爽對財務數據和美國相關法律的敏感與熟悉,也直接影響到鳳凰新媒體相對穩健的發展思路。不過他的性格中也有非常“彪悍”的一面——正是他的決斷力,組建了一個基本上基于互聯網基因的管理團隊。
對此李亞感受最為深刻。即使在美國,李亞也算是最早的互聯網行業創業者之一。他先是在美國電信公司和投資銀行干過不少時間。1995年,他在紐約創辦網絡社區Global Villager Inc.并任CEO,之后“趕上了互聯網泡沫,”于是2000年3月他把公司賣給了一個電訊公司。2006年,李亞想回國找找機會,見了一圈人,包括IDGVC中國區總裁周全和田溯寧等,后者正考慮創建寬帶資本。
“當時已經和別人談好了。”李亞告訴記者,他準備回美國一趟就過來接手。劉爽先是趕來請他吃飯送機,后來干脆把他的行李從車里給提了出來。“當時就覺得他真的很有決斷力,我還記得那天是2006年5月27號。”李亞說。
不過,有了充分授權和充分市場化的運作思路,才使得“全員持股這件事董事會和母公司方面都很支持。”李亞認為這充分體現了鳳凰新媒體的互聯網公司基因,“如果是傳統媒體,即使在美國也很難做到全員持股。”
據了解,鳳凰新媒體去年11月轉正之前的員工都有持股,占總股本17%,其中劉爽持股3.06%,李亞持股2.4%。
對于普通員工來說,股份雖然不是很多,卻仍讓員工感覺自己和公司命運的相關性。
劉昕也是劉爽從空中網挖過來的,2009年1月加盟鳳凰新媒體。對于外界鳳凰新媒體是否中移動資源型企業的說法,他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鳳凰新媒體的收入目前并不算多,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隨著中移動內部調整,以后會越來越流程化,沒有感覺到政策傾斜。”實際上,目前的營收空間更多是來自于與手機廠商的合作,進行手機預裝。這也是劉昕的強項。
鳳凰新媒體正繼續加大在無線領域的投入,當前其付費服務具體包括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視頻增值服務、以及互聯網增值服務三大類。其中移動增值服務中的手機報訂閱服務,是采取向中國移動收取固定費用的方式。
“目前客戶端安裝激活量差不多1200萬。”劉昕透露,“預裝量差不多是這個數目的五倍。”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運營能力。資源型還是運營型其實并不重要了——量身定制才是關鍵。實際上,鳳凰新媒體的母公司在享受管制差異的同時也長期面臨政策準入的困惑。充分放大并有效利用母公司既有品牌效應和資源,突破其困守多年的渠道障礙,這是另類的探索,也是必然的探索。
出身似乎很傳統,路線似乎很保守。然而就是這家不夠性感的公司,在資本市場突如其來的血洗中幸存下來。
|